未成年一周最多只能玩三个小时游戏,这个规定到底有没有意义?小孩觉得被剥夺了游戏自由,家长觉得又没法人脸识别。孩子用成年人身份证注册或者直接买成年账号就能轻松破解。
游戏公司觉得冤枉啊,我只是想给每个人快乐,这有什么错?有没有发现这个规定好像没什么意义啊,但真的没有意义吗?要想知道这个答案,我们得先从为什么要限制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长说起。
去年,中国新闻网公布了一组未成年网民每天上网多久的数据,工作日日均上网时长在两小时以上的接近10%。而节假日日均上网时长超过五小时的占10.4%,也就是说,每十个孩子在节假日就有一个上网超过五小时。我们不能一刀切啊,说孩子上网都是为了玩游戏,但是过度上网对心智不成熟的孩子来说,确实是容易导致沉迷的。
因为几乎每一个互联网产品背后都有一个专门的部门,每天策划如何让人上瘾,只不过说得好听点叫增加用户粘性。比如鹅厂做游戏啊,研发人员接近1.4万元研发费。高达120亿元。而研发支出主要是一个叫数字控制的部分,这个部分是做什么的,里边大部分都是心理专家。其实主要工作就是研究玩家的心理弱点,增加用户与游戏之间的粘性。
大人玩都忍不住,小孩子更是难以把控啦,于是学生玩游戏过劳导致中风,几岁大的小朋友盗刷父母几万块的案例。是比比皆是,所以首先游戏公司这次并不是无妄之灾,绝对不冤枉,但话又说回,这次通知看似把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压缩到了周五、周六、周日三天,每天一小时的时间。
并且严格落实网络游戏账户实名制注册与登录的要求,但是就像很多家长担心的一样啊,会出现不法分子以账号、租赁贷、注册账号等形式钻空子。小孩子没法注册账户就去买别人的账号,没法直接充值,就用网络购物的形式找别人代充。再或者就是拿自己哥哥姐姐的身份证去注册账号,反正目前也不会玩一局就人脸识别一次。
所以你看真想逃过这政策,可以用的对策太多了,那么这个规定真的就没有意义吗?不,我觉得它真正的意义在于提醒各位家长,是时候该重视起对孩子的教育和陪伴。古往今来,没有电子产品的时候,有人沉迷于懂需求动机,没有互联网的时候,有人流连于游戏厅、舞厅。
一听你会发现每一代人身边其实都充斥着让人玩物丧志的诱惑,那么我的问题是为什么?只是有的人沉迷了,而你或者你的孩子不能是那个战胜他们的人。有人说,孩子就像一张白纸,你给他涂上什么颜色,它就呈现什么颜色,可是有多少家长在孩子问为什么,天是蓝的时候塞给了她一个ipad。
有多少家长一回到家就在打游戏,有多少家长从不关心孩子的兴趣爱好,为了让它学习,把游戏当作奖励。而当自己的孩子沉迷游戏后,这些家长却指望游戏公司倒闭。
国家出手打击,游戏公司他做的也是正当生意,他们并不违法,国家已经做了很多了,从限制游戏充值金额,到限制未成年人夜间游戏时间,再到这次每周只能玩三小时。
但如果你真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沉迷于任何不良嗜好,不是整天等着国家发布规定,然后拿着这个通知告诉孩子。以后每周只能玩三小时游戏啊,你真正要做的应该是去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。搭建一个更适合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,专业政策里就说过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出去,加大培养孩子课外兴趣活动力度。
钟南山院士也提到过,运动和艺术可以培养人们的人格、品行和体魄,当然更重要的是家长需要起到榜样的力量,过去你可能说上班忙,孩子课业压力大。但随着双节政策的落地和996的禁止,未来再不用心陪伴孩子,恐怕是连借口都找不着了吧。
抖音作者:财才说。